1.简述风险、风险原因、风险事件、损失、损失机会的定义。
答:风险有以下两种概念:
其一,风险就是与出现损失有关的不确定性;
其二,风险就是在给定状况下和特定时间内,可能发生的结果之间的差异。
风险原因是指能产生或增加损失概率和损失程度的条件或原因,是风险事件发生的潜在缘由,是导致损失的内在或间接缘由,一般,风险原因可分为以下三种:自然风险原因、道德风险原因、心理风险原因。
损失是指非有意的、非计划的和非预期的经济价值的降低,一般以货币单位来衡量。损失一般可分为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两种,也有些学者将损失分为直接损失、间接损失和隐蔽损失三种。
损失机会是指损失出现的概率。
2.容易见到的风险分类方法有哪些种类?具体怎么样分类?
答:风险可依据不一样的角度进行分类,容易见到的风险分类方法有:
按风险所导致的不同后果可将风险分为纯风险和投机风险。
按风险产生的不同缘由可将风险分为政治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自然风险、技术风险等。
按风险的影响范围大小可将风险分为基本风险和特殊风险。
另外,按风险剖析依据可将风险分为客观风险和主观风险,按风险分布状况可将风险分为国别风险、行业风险,按风险潜在损失形态可将风险分为财产风险、人身风险和责任风险,等等。
3.简述风险管理的基本过程。
答:风险管理就是一个辨别、确定和度量风险,并拟定、选择和推行风险处置策略的过程。风险管理过程包含风险辨别、风险评价、风险对策决策、推行决策、检查五方面内容。
4.风险辨别有什么特征?应遵循什么原则?
答:风险辨别有以下几个特征:个别性、主观性、复杂性、不确定性。
在风险辨别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由粗及细,由细及粗;严格界定风险内涵并考虑风险原因之间的有关性;先怀疑,后排除;排除与确认并重;必要时,可作实验论证。
5.简述风险辨别各种办法的要素。
答:专家调查法、财务报表法、步骤图法的有关内容从略。
初始清单法常规渠道是使用保险公司或风险管理掌握公布的潜在损失大全。但,这种潜在损失大全对建设工程风险的辨别用途不大。
通过适合的风险分解方法来辨别风险是打造建设工程初始风险清单的有效渠道。
经验数据法也称为统计资料法,即依据已建各类建设工程与风险有关的统计资料来辨别拟建建设工程的风险。
风险调查法应当从剖析具体建设工程的特征入手,一方面对通过其他办法已辨别出的风险进行辨别和确认,其次,通过风险调查大概发现此前尚未辨别出的要紧的工程风险。
一般,风险调查可以从组织、技术、自然及环境、经济、合同等方面剖析拟建建设工程的特征与相应的潜在风险。
6.风险评价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答:通过定量办法进行风险评价有哪些用途主要表目前:一是更准确地认识风险;二是保证目的规划的合理性和计划的可行性;三是合理选择风险对策,形成风险对策组合。
7.简述风险损失衡量的要素。
答:风险损失的衡量就是定量确定风险损失值的大小。
投资增加可以直接用货币来衡量;进度的拖延则是时间范畴,同时也会致使经济损失;而水平事故和安全事故既会产生经济影响又可能致使工期延误和第三者责任,看上去愈加复杂。而第三者责任除去法律责任以外,通常都是以经济赔偿的形式来达成的。因此,这四方面的风险最后都可以总结为经济损失。
8.怎么样运用概率分布法进行风险概率的衡量。
答:概率分布法的容易见到表现形式是打造概率分布表。为此,需参考外面资料和本企业历史资料。外面资料主如果保险公司、行业协会、统计部门等的资料。
理论概率分布也是风险衡量中所常常使用的一种估计办法。即依据建设工程风险的性质剖析很多的统计数据,当损失值符合肯定的理论概率分布或与其近似吻合时,可由特定的几个参数来确定损失值的概率分布。
9.风险对策有哪些种类?简述各种风险对策的要素。
答:风险对策包含风险回避:损失去控制制、风险自留和风险转移。
风险回避就是以肯定的方法中断风险源,使其不发生或不再进步,从而防止可能产生的潜在损失。
在使用风险回避对策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回避一种风险可能产生另一种新的风险;第二,回避风险的同时也失去了从风险中获益的可能性;第三,回避风险可能不实质或不可能。
损失去控制制可分为预防损失和降低损失两方面工作。预防损失手段的主要用途在于减少或消除损失发生的概率,而降低损失手段有哪些用途在于减少损失的紧急性或遏制损失的进一步进步,使损失最小化。通常来讲,损失去控制制策略都应当是预防损失手段和降低损失手段的有机结合。
拟定损失去控制制手段需要以定量风险评价的结果为依据,还需要考虑其付出的代价,包含成本和时间两方面的代价。
损失去控制制计划系统一般应由预防计划、灾难计划和应对计划三部分组成。
预防计划的目的在于有针对性地预防损失的发生,其主要用途是减少损失发生的概率,在很多状况下也能在一定量上减少损失的紧急性。
灾难计划是一组事先编制好的、目的明确的工作程序和具体手段,为现场职员提供明确的行动指南,使其在各种紧急的、恶性的紧急事件发生后,不至于惊慌失措,也无需临时讨论研究应付手段,可以做到从容不迫、准时、妥善地处置,从而降低职员伤亡与财产和经济损失。
应对计划是在风险损失基本确定后的处置计划,其宗旨是使因紧急风险事件而中断的工程推行过程尽快全方位恢复,并降低进一步的损失,使其影响程度减至最小。应对计划不只要拟定所要采取的相应手段,而且要规定不同工作部门相应的职责。
风险自留就是将风险留给自己承担,是从企业内部财务的角度应付风险。风险自留与其他风险对策的根本不同在于,它不改变建设工程风险的客观性质,即既不改变工程风险的发生概率,也不改变工程风险潜在损失的紧急性。
风险自留可分为非计划性风险自留和计划性风险自留两类型型。
非计划性风险自留的重要原因有:缺少风险意识、风险辨别失误、风险评价失误、风险决策延误、风险决策推行延误。
计划性风险自留应预先拟定损失支付计划,容易见到的损失支付方法有以下几种:从现金净收入中支出、打造非基金储备、自我保险、母公司保险。
风险转移是建设工程风险管理中尤为重要而且广泛应用的一项对策,分为非保险转移和保险转移两种形式。
非保险转移又称为合同转移,由于这种风险转移一般是通过签订合同的方法将工程风险转移给非保险人的他们当事人。建设工程风险最容易见到的非保险转移有以下三种状况:业主将合同责任和风险转移给他们当事人; 承包商进行合同出售或工程分包;第三方担保。
保险转移一般直接称为保险,对于建设工程风险来讲,则为工程保险。一般购买保险,建设工程业主或承包商作为投保人将本应由自己承担的工程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从而使自己免受风险损失。
保险这一风险对策的缺点第一表目前机会本钱增加。第二,工程保险合同的内容较为复杂,保险费没统一固定的费率,需依据特定建设工程的种类、建设地址的自然条件、保险范围、免赔额的大小等加以综合考虑,因而保险谈判常常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进行工程保险后,投保人可能产生心理麻痹而疏于损失去控制制计划,以致增加实质损失和未投保损失。
在作出进行工程保险这一决策之后,还需考虑与保险有关的几个具体问题:一是保险的安排方法,即到底是由承包商安排保险计划还是由业主安排保险计划;二是选择保险类别和保险人,一般是通过多家比选后确定,也可委托保险经纪人或保险咨询公司代为选择;三是可能要进行保险合同谈判,这项工作委托保险经纪人或保险咨询公司完成,但免赔额的数额或比率要由投保人自己确定。